二零二一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二零二一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

我是出生于关中平原渭河边的80后,我们的村子和关中平原的绝大部分村子一样,没有太多鲜明的特点,唯一让我难忘的是农历三月二十二的送子娘娘庙会。

今年的庙会适逢五一假期,提前和发小们约好,一起回家过会。王总,和我同年,白皙的脸颊上,嵌着一双浓眉大眼。说话风趣,很是实在!从初中毕业就出门打工,现在有了自己的公司,用我们农村话说就是把事弄了。成功人士依然保持着纤细的身材,貌似与老板的头衔格格不入。

雨凡老师,比我大一岁,但和我一起长大,因在村里辈分较高,按辈分来讲,大多数同龄人都得叫声"爷"。大家基本都同龄,故免去了"XX爷"的称呼,直呼其名。高中学的音乐,大学继续钻研音乐。弹得一手好琴。为人做事坦荡,说话风趣幽默。

从记事起,每年的庙会都是要唱大戏的!具体有没有每年都唱,已记不清楚。对村的大人和小孩来说,庙会是每年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对大人来说,每年过完年就要去城里务工,直到庙会时,才会回来!与妻儿,父母短暂相聚,也顺带休息一下。庙会后40天左右便是小麦的收割。先前全靠人力收割,碾场,扬场,晒麦,入仓。人要和多变的天气斗智斗勇,也被称作龙口夺粮!对我们这些小孩来说,庙会意味着放假,能正当理由要到少则几角,多则几块来买点吃的。现在的孩子很难理解当时这点钱带给我们的欢乐。经常出现谁拿钱买了吃的或者玩的分给大家,大家就是他的人,谁要是跑去另外加入另外一派,买东西的人,会让"叛变"的人赔他的吃的和玩的。

4月28日(农历三月十七)我和王总​坐同一趟车回家,29日回到县城---武功。常说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我们也不例外,第一顿肯定是面。旗花面,又称一口香,汤汤面,哈水面(口水面),讲究面少,汤煎(烫的意思),醋出头。以前是婚嫁,待客时才吃。以前各项物资比较缺乏,吃过的汤都要重新加热再用,所以人们打趣的称为哈水面。现在都是吃完面后汤直接处理掉。来到县城的美食街,王总直接要了三盘旗花面(每盘6碗)。吃完面后,总感觉味道一般,没有想象的美味。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家店换厨子了。

每年的大戏从农历三月十九晩开始,一般称为挂灯。第一晩基本都会唱升官,团圆的剧本。意喻好的开始。今年庙会请的是眉县秦腔剧团,外加部分名角。对我来说,不论是谁唱,都感觉很亲切。依旧是当年的唱腔和配乐。挂灯当晚肯定少不了锣鼓助兴。在关中,每个村都有自己独特鼓点,都是老祖宗创作留下来的。锣鼓家伙一响,整个舞台的气氛瞬间被带起来。关中的锣鼓带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也似乎只有关中人能打出这种独特的锣鼓韵味。锣鼓的抑扬顿挫把关中人那种开拓进取的精神描绘的淋漓尽致!现在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都进城了。只有中老年依然在传承着老祖宗留下的鼓点。时常在感叹,再过几十年估计都没人会打鼓了,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弄丢!

看完锣鼓表演,收到了雨凡老师的微信。王总也在他家。我马上放下孩子,直奔过去。大家见面,依旧如儿时那样亲切。大家聊了这么多年各自的发展和遭遇。聊到起兴处,不知谁打趣的说到,听说雨凡老师的煎饼做的很好,今晚露一手。雨凡老师当即表示没问题,马上开始和面,摊煎饼。王总出去买了点牛肉和凉皮。大家提议晚上一起喝点,尽兴即可!吃着煎饼,就着牛肉和凉皮。当晚聊到凌晨三点,仍是没有睡意。这或许就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有三五好友足矣的最好诠释。

三月二十二是正会,在会上看到小时候玩的东西–弹弓,猴(陀螺)。不假思索,马上各买几件。现如今的孩子,虽然玩具多,但不及我们当年快乐。买这些东西,一方面是自己怀旧;另一方面,是想让孩子们体会下当年我们的玩具。

假期的最后一天,邀请以前的同事来逛庙会。想把这份快乐也带给他们。下午带他们去渭河边走了走。虽然出门这么多年,几乎每次回家都要去渭河边走走,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离家越久,这份感情越是强烈!

渭河像母亲一样喂养我长大,也像母亲一样陪伴我成长。即便是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家乡的父老乡亲依然让我难以割舍。

今年的假期,收获满满。也过得好快。不知不觉就到了要出发的日子。或许正应了雨凡老师说的那句,现在的分开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相聚!告别父母,妻儿,再次踏上返常的列车。

写于二零二一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 返常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