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算命准的说说(算命很准的先生有吗)

“INFP”“INTJ”“INTP”“ENFP”……大家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人格吗?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格测试也像星座一样,成为90后、00后的社交硬通货。

在豆瓣,成立于2007年的“INFP的淡色彼岸”小组至今已吸引了超过5万豆友的加入,组长@bigjoe 在小组简介中如此介绍:

组员们纷纷在这个“精神家园”抱团取暖。

或是聊聊感情上的烦恼:

或是吐槽对工作的不满:

或是分享产生共鸣的书籍和电影:

从生肖到星座再到人格测试,为何类似的性格测试总是能抓住年轻人的心?

人格测试究竟告诉了我们哪些关于自我的秘密?

这些测试真的能让我们看清自己吗?

我们该如何准确把握自己的人格?

……

今天,时间君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人格测试这件事。

01

MBTI:如何给自己科学地“贴标签”

因为看似科学的提问和契合的测试结果,人格测试近年来备受年轻人的欢迎。但越来越多的人在了解MBTI之后,把它当做保护自己、揣测他人的“武器”。

就和星座偏见一样,诸如“处女座,破事多;巨蟹座,渣男多”用MBTI话语说出来就是:

“INTJ,心机”;

“ESTJ,渣女”。

曾有网友知乎上整理了MBTI的“鄙视链”,哪些人格更“高贵”,一览无余(以下内容仅供娱乐,请勿对号入座!):

然而事实是,不管站在哪种类型去看,你会觉得每个类型都有值得吐槽的点:

有关MBTI的梗图(图源网络)

尽管不是所有人都长期稳固于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妨碍一些人用测试结果给自己、给他人“贴标签”。相较于星座、塔罗、算卦等玄学,人格测试至少看上去要“科学”很多。

MBTI,即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是由美国的凯恩琳·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制定的。该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类型为基础,加以扩展,形成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就是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那个端点,就意味着这个人就有哪方面的偏好。

类型(类型对应英文缩写)

类型(类型对应英文缩写)

外向(E)

内向(I)

感觉(S)

直觉(N)

思维(T)

情感(F)

判断(J)

知觉(P)

但是美国国家科学院指出,荣格的“心理类型”缺乏统计学分析,源自该理论的MBTI同样存在缺陷,测完之后并不能增加“自知之明”,用来做职业规划更是不靠谱。美国国家科学院说:“没有足够设计良好的研究支持在职业咨询项目中使用MBTI。”

比如,大多数人在MBTI“内向外向”维度上的得分集中在中间,像是“正态分布”,而非集中在两个极端的“双峰分布”。MBTI在中间切一刀把人们划分为两个类型,造成一个怪现象:两人的内外向程度差不多,在相关题目上的选择相差无几,但得分恰好在中线两旁,结果一个人被测得外向,另一个人被测得内向。

所以光凭测试结果,测试者无法获得有效的就业参考。即使内向程度很深的人,也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胜任外倾的、注重社会交往的工作。

也许大家也都或多或少地察觉到MBTI的不严谨之处,例如“感觉直觉”与“判断知觉”不是差不多的意思吗?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它们的确存在相关,不应该分为两个维度。

美国哲学家罗伯特·卡罗尔批评说,人类观察和理解自身不能光靠临床观察和记忆就得出结论,那样很容易自欺欺人,臆造出不存在的“类型”,进而歪曲观察结果以符合先入为主的想法。

了解这些“真相”后,不知道是否会刷新大家对MBTI等人格测试的认识。

02

人格测试:“你是个渴了会喝水的人”

我:“好准”

既然MBTI并非一劳永逸的人格认知方法,为何还是有不少人将其奉为圭臬?

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做出了解答。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就针对星相术、人格测试的流行现象做了一个实验。福勒为参与实验的学生们准备了一项人格测验,每个人测试后都会收到一份。学生需要对测验结果与自身特质是否符合打分,0分最低,5分最高。

这个实验有趣的地方在于,福勒为所有测试者准备的所谓“测试结果分析”其实都是相同的一段话:

但是不知真相的学生们为这份测试打出了平均分4.26的高分,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都认为测试很符合自己。知道真相后的大家“眼泪流下来”。

于是,到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著名的美国马戏团艺人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的名字将福勒的实验结果命名为“巴纳姆效应”。这一效应说明,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大家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并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在心理学上,“ 巴纳姆效应 ”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 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因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而事实上算命先生对每个人说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这些极具普适性的语句也被称为“巴纳姆语句” 。

准确形容巴纳姆效应(图源网络)

就像下面这两段话:

对于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觉得重要的人非常忠诚。希望外部的生活和自己内心的价值观是统一的。好奇心重,很快能看到事情的可能性,能成为实现想法的催化剂。寻求理解别人和帮助他们实现潜能。适应力强,灵活,善于接受,除非是有悖于自己的价值观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事物都寻求找到合理的解释。喜欢理论性的和抽象的事物,热衷于思考而非社交活动。安静、内向、灵活、适应力强。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超凡的集中精力深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多疑,有时会有点挑剔,喜欢分析。

有多少人觉得这两段话似乎没啥差别,说的就是自己?

其实一个是对INFP型的描述,一个是对INTP型的描述。所以关键在这个标签分类,相类似的描述放在不同的标签下,给我们带来的心理感知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各种测试结果中,或许都被有意无意地掺入了“巴纳姆语句”,而这些语句会让我们无法分辨,这个结论描述的是真实的自己,还是我们所期望成为的自己。

03

既然如此,

该如何准确认识自己的“人格”?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时间君一样,在做人格测试时很纠结,在题干范围内,自己似乎并没有那么极端,但又没有一个很好的选项去描述自己,所以迫不得已选一个。因而每一次小的偏差,都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就像豆友@阿芙拉在反思MBTI测试对自己的影响时说:

事实上,我们在做人格测试题时包含着三种心态:过去经验中的我、真实现在的我、理想完美的我。

许多人在做题时同时也在处理着“过去的我”、“真实现在的我”、“理想中的我”三种心态,所以每次都会出现不同结果。比如这一题:

这道测试题,有些内向(I)的人在心情好或环境适宜时,非常喜欢沟通和聊天,或者其一贯认为自己是善于交际的人,就会用理想完美中的我的心态去判断这道题,因此得出与现实不符的结果。还有许多内向(I)的人拥有高明的人际沟通技巧,但是总体来说其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内在世界,善于交际不能代表其职业性格倾向是外向的(E),前者不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太复杂了,搞不懂(图源网络)

作为应用于职业性格的测试,MBTI所得出的职业性格是个相对稳定的职业性格倾向,但这并不代表这种倾向不会发生改变。

MBTI强调一个人在25岁前可能职业性格倾向并不明显,会左右来回浮动。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其必然要将主要精力与注意力关注其中某个方向,即使是都偏重的也有倾向的一方。

因此MBTI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各个时期的心理偏好。但是如果在测试时,被测者不清楚过去经验中的我、真实现在的我、理想完美的我这三种态度,就会得出非常混乱的结果。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人格特质论提出者奥尔波特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

人格测试只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具,它告诉了我们某一状态中的自己,但测试的结果不能完全等同于真实的自己,因而也不能随意地将这些特质用于解释他人的行为动因。

或许我们应该转变思路,用专业心理学研究者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人格、认识自己。

--彩蛋--

关注豆瓣时间公众号:doubantime

后台回复【人格测试】

即可参与荣格八维功能测试

--今日互动--

你接受过人格测试吗?结果如何?

你如何看待人格测试对你的影响?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

张日昇,《咨询心理学》.

南方日报,《职业咨询变职业歧视》.

· END ·

上文为星★座网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