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历二月的黄道吉日,2023年是双春闰二月

2023年闰二月,且农历上有两个立春,在年首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分别是在农历正月十四和农历十二月廿五。民间把一年有两个立春的年份叫做双春年,又叫两头春。2023年是双春闰二月,民谚:“双春闰二月,春寒逢秋旱”,从这句民间谚语的字面意思来看,说的是在闰二月两头春的年份,容易发生倒春寒和秋旱的现象。为什么民间流传有这种说法呢?具体来看:

双春闰二月

“双春年”又叫两头春,并不是说一年两头有两个春天,而是在春节前后,年头和年尾各有一个立春节气。出现这样的年份,是我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其实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

我国的历法就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一年大约365天;阴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一年大约354天。这样在阴历和阳历之间就出现了大约11天的偏差,于是在阴历中出现了“闰月”,来解决阴阳历中出现的时间差问题。

在农历历法规定:凡是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一律不能独立成为一个月,它只能作为一个月的附属月——闰月的存在。2023年出现闰二月,就是因为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只有节气“清明”,“清明”之后的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去了,这样,二月之后便出现了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把二月之后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沿用二月的名称,定为“闰二月”。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

为了使农历与阳历在季节上能够合拍,时令也能一致,我们的祖先就用“增设闰月”的办法来“调整余缺”,于是2023年出现了双春年闰二月。

春寒逢秋旱

闰二月,即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二月,则第二个二月为闰二月。由于这闰二月的存在,还是“两头春”两个立春,正值春天比较冷的时候,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二月,说明早春比较冷。

而且,出现闰二月的年份,通常是春节、龙头节最早,上巳节最晚。2023年春节来得早,二月二龙抬头来得早,上巳节也就是农历三月三来得最晚。说明第一个立春节气过后,春天还是会比较冷,倒春寒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在《地母经》中记述:“太岁癸卯年,高低半忧喜。春夏雨雹多,秋来缺雨水”。意思是说,癸卯年,喜忧参半,春夏雨雹多,春天雨雹多,说明春寒;秋来缺雨水说明秋旱。

如果出现倒春寒现象,农作物容易发生冻害。如果发生秋旱,就好比今年发生的秋旱,现在有浇灌抗旱条件,促丰收。但是,在农业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农业纯粹靠天收的时候,旱浇涝排手段有限,无论是发生倒春寒现象,或者是发生秋旱,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古人看来,“春寒逢秋旱”这种季节性天气,显然不利于农业丰收。这在靠天收的时代,对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如今时过境迁,农业生产力有了飞跃发展,人民可以做到旱浇涝排,防寒保暖措施做到位,及时播种,抢种抢收,即便是在不太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天气条件下,只要勤劳肯干,管理得当,依然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