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日历农历阳历表,1986年一村妇登基为女皇

1988年8月6日,潍坊市的一个大型国际性活动刚刚结束,连续多日的喧闹和拥挤转眼消失。

一个正在巡逻的联防队员走到板桥山公园,准备找一处偏僻处稍作休息。

当他走到一对椅子前正准备坐下时,看见椅子上已经躺了一个小个子男人。

联防队员有点失望,转身准备找别的地方,突然,他看见小个子枕着的一个手提兜落在椅子下面,还露出一个手电筒和一卷花花绿绿的东西。

联防队员的责任心驱使他走上前,弯腰将手提兜从地上捡起来,正准备把手电筒也拾起来的时候,小个子猛地从睡梦中惊醒,下意识地将手提兜紧紧地搂在怀里。

联防队员心知自己被当成了小偷,一时间有点恼火,他训了小个子一句:“出门当心点,别光知道睡,小心连你自己也丢了。”

说完,联防队员转身便准备离去。

一转身的功夫,他发现小个子的手提兜里有一个镶着黄边的红布,样子很像是什么旗帜。

职业的敏感促使他飞快地抓住红布角儿,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小个子拦着不让看。

联防队员亮出潍坊市公安局签发的工作证,又拿出联防队员的红袖章重新戴在左臂上,强令小个子接受检查,否则就要去派出所走一趟。

小个子毫不示弱,掏出自己的身份证和工作证,声称自己是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中学的副教导主任,这次是要坐车去西安,因为离发车时间还早,所以就在公园里等一会儿。

说着说着,他便从联防队员手中夺走了红布角儿。

联防队员觉得不对劲,他趁小个子不注意,又将红布夺了回来,抖开一看,上面写着“大圣王朝万岁”6个大字,另一块布上是“神圣敬天大旗”,他又捡起一张红纸,上面还散发着浓浓的油印机味道,纸上的第一行字又大又规整:告真民书(一号)。

联防队员拿眼睛扫了一遍,里面的内容极其恶毒。

这不是反动传单吗?

此时,小个子看事不对,抓起手提兜就跑。

联防队员迅速叫住正好赶来的同伴,两人合力抓住了小个子,将其扭送到了派出所。

正是从这个小个子嘴里,众人听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儿!

这件事发生在山东安丘,这一切都要从“三姑”说起。

一提起“三姑”,镇上的男女老少都会竖起大拇指。

三姑原名晁玉华,人们之所以管她叫三姑,不是因为她在家中排行老三,而是因为她是玉皇大帝的三女儿。

这话说来可笑,但是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晁玉华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毕业后就没再继续念书,不过在那个年代,识几个字、会算数,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晁玉华长大后,就在当地务农,后来还当上了村里的妇女生产队队长。

虽说只是个小小的队长,但是晁玉华做得很起劲,她第一次体会到了手中有权的威严感。

生产队解散后,晁玉华又管了两年计划生育,再后来,她没了一官半职,便当起了“赤脚医生”。

那个年代,国家贫穷,一时间也培养不出来那么多医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培训一批略懂医术的赤脚医生来应急。

乡村里的赤脚医生,有的是从医学世家里挑选,有的是找那种略懂医理、识字的人,挑选好之后,将他们集中到县卫生学校培训个一年半载,然后就算是赤脚医生了。

大家别小看赤脚医生。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论医术,赤脚医生虽然没有大医院的医生高明,但是有时候,大医院的医生治不好的病,赤脚医生反而治得了。

当然,真要说起来,其实晁玉华连医学院的培训都没参加过,还够不上“赤脚医生”的资格。

但是,她会看病。

有一次,晁玉华发高烧,烧得胡说八道,醒来后,一个邻居告诉她:你是玉皇大帝的三女儿下界,能救灾救难。

原来,在晁玉华发高烧期间,这个邻居说自己肚子鼓胀、吃过饭后老是疼而且吐酸水,躺在一旁的晁玉华突然发出男人的声音,说出了一个药方,那邻居记在心上,回去后照着方子抓药,竟然把病治好了。

从此以后,“名医”、“玉皇大帝的三女儿”便成了晁玉华的标签。

十里八乡的人们,不管是头疼发热还是腰腿酸痛,都来找“三姑”看病。

每次有人来,晁玉华就会先问上一句:你信不信三姑?

对方说信,那就给治,说不信,那就算了。

晁玉华净手后,燃上三炷香,请来“三姑”,“三姑”附到晁玉华的身上后,说出一个偏方,并赐给病人一碗“仙水”。

病人视若至宝地喝下,病好了之后对晁玉华和“三姑”感恩戴德。

其实,晁玉华经常看医书、背验方。

若是没治好怎么办?只能说明你对“三姑”不是真心相信。

晁玉华曾说:

我没学过医,也没读过医书,只是遇见什么病人脑子里就有一个治什么病的药方,这是玉皇大帝赐给我的特异功能。

其实,晁玉华哪有什么特异功能?

她无非是利用人们头脑中残存的封建迷信思想,一半用药,一半利用患者急于治好病的心理,装神弄鬼而已。

可是,那个年代,在偏僻的农村中,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再加上晁玉华看病不要钱,人们更觉得她是“三姑下凡”,是来拯救世人的。

晁玉华是个有权力欲望的女人,她很早之前就想成为一个在一方说了算的人。

当来找她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时,晁玉华动了搞一个组织的念头。

她在家憋了好几天,终于想到一个名字:青华圣教。

青:这个教老中青都能参加;华:这个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取了其中的“华”字。

这个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叫“圣教”,合起来就是“青华圣教”。

这是后来晁玉华给出的解释。

她从1983年开始收弟子,短短几年时间就收了500名。

如果说晁玉华只是装神弄鬼、为老百姓们治些小病,赚些名气、人缘和好处,或许引起全国轰动的那场闹剧也不会发生。

错就错在晁玉华出去旅游了一趟。

邀请晁玉华去青岛崂山旅游的是个姓庞的男子,我们姑且称他为老庞。

老庞是个包工头,他的宝贝儿子曾经得了重病,跑遍医院都没有治好,后来求到晁玉华那里,被晁玉华一碗“仙水”给治好了。

为了报恩,老庞特地邀请晁玉华出去旅游,几人参观了上清宫、下清宫,游览了秦始皇曾经巡视过的山头,晁玉华大开眼界,感慨不已:自己只知道流连在乡里,胡乱度日,真的是白活一场!

正当晁玉华心中思绪纷杂的时候,她看见前面的竹林中有个算卦的老道。

晁玉华走上前去,请老道给自己算上一卦。

如果说晁玉华平日就是神神叨叨的,那这个老道表现得比她更甚。

他压低了声音,惊喜道:

我摆了25年的摊,你是第一个抽到这一卦的......这卦上说,您有帝王之命,应当是金銮坐殿第一人,文武百官具参拜......

晁玉华听完这话,血管中似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她脑袋轰轰隆隆,觉得好似有什么东西正要从身体中冲出来。

如果说之前创立“青华圣教”、收弟子只是为了过一把“我说了算”的瘾,那么,崂山之行则让晁玉华产生了当皇帝的念头。

回家后没多久,有个叫张金健的男人出现在了晁玉华的面前。

张金健和晁玉华算得上是“同行”,他曾拜一个麻子脸的老头为师,掌握了一些给人看面相、测吉凶的招数。

张金健脑子活络,心想要是能和晁玉华合作,搞一个专供药房,让晁玉华以玉皇大帝的金童玉女、大姑二姑三姑的名义开药方,然后由他提供药,岂不是钱财滚滚来?

谁知,晁玉华对挣钱没有兴趣,她把身边的手提包打开,拿出一摞大红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名和文书。

这些都是加入青华圣教的弟子和他们的入教申请书。

张金健越看越觉得不可思议。

这些人里面,有教师、县级干部、现役军官、厂长、经理,甚至还有民警、所长......

看完这些名单,再听晁玉华讲述的“大灾大难、改朝换代”,张金健热血沸腾:要是跟着“三姑”干,说不定真能弄出点名堂出来!

和晁玉华、张金健有同样想法的,还有不少人。

当晁玉华提出自己要登基坐殿的想法后,弟子们积极响应,其中有个叫王有生的营级干部,和一位人称“老团长”的退休干部,表现得尤为活跃。

当晁玉华找到王有生,说出自己的登基念头时,王有生激动地跳了起来:

三姑,我早看出您是龙身凤体......立新朝要有新名字,就叫大圣王朝,新纪元就叫正坤元年,意思是纠正乾坤,您说怎么样?

王有生还向晁玉华提议,说登基之前得先出去考察一番,比如上海、北京、西安......

至于经费,王有生将退休安置费拿了出来,又让“老团长”想办法,凑到了几万元。

王有生的这个提议让晁玉华非常满意,没过多久,晁玉华、王有生、老庞等人乘车前去“考察”了。

他们的第一站是泰山,拜泰山老母、玉皇大帝,第二站是北京。

晁玉华游览了故宫、人民大会堂,看得直摇头。

我们进了北京要把故宫拆除,建一座玉皇庙,玉皇大帝老爷的塑像要用真金的......人民大会堂太矮了,以后我要到美国、英国那儿看一看,他们的楼多少层咱也要有多少层,不!起码还要比他们高一层,压他们一头......

晁玉华他们在北京逛了五天,离开北京城时,晁玉华说道:“咱们得快一点登基,快一点进北京!”

王有生、“老团长”等随从们连连点头。

1986年10月12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晁玉华选择这一天为自己的登基日,登基地点就在“老团长”的大瓦房里。

一大早,“老团长”的家里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有汽车、自行车、独轮车,场面甚是热闹,比“老团长”的儿女成亲时还要喜庆。

当租来的红色轿车载着“女皇”缓缓驶来时,“老团长”举起双手,表示热烈欢迎。

车刚停下,晁玉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往外钻,“老团长”赶紧拦住她,他转身朝大门里一招手,四五个小伙子铺开一卷红地毯。

原来,“老团长”从电视上看到国家元首的脚都是踏在红地毯上的,所以他耗费巨资,专门将这些东西准备齐全。

晁玉华非常满意。

她踩着红地毯,在“老团长”、“护国军师”张金健、“右丞相”老庞等人的簇拥下,朝屋内走去。

一进屋,晁玉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宣布登基大典正式开始,张金健看了看手表,说一定要等到午时12点才行,还是先更衣吧。

众人捧出早已准备好的龙袍、凤冠、朝靴,几个妇女为晁玉华更衣。

凤冠

龙袍是晁玉华的二姐晁玉秀给缝制的,朝靴是老庞从潍坊市戏剧团服装店里买的现成的,厚底大帮,上面还绣着花。

龙袍

晁玉华拿出粉,仔细地在脸上搽来搽去,还别说,原本黑不溜秋的脸上涂了粉之后,就好像水泥墙上刷了一层白漆。

“老团长”命人抬来了銮驾。

这“銮驾”是“老团长”让人按照北京故宫金銮殿上皇帝龙椅的样子仿照的。

不过,他找的木工手艺不咋地,只能照葫芦画瓢地在椅子上画了几条龙。

这时,张金健也掏出了平日里帮人看风水用的罗盘,定了定方向,然后扯着嗓子喊道:时间到,圣主吾皇登基仪式正式开始!

屋外传来一阵鞭炮声,锣鼓喧天,晁玉华高昂着头,比当年出嫁时还要激动,几百名男女老少跪在“老团长”的屋里院子里,后到的弟子们只能跪在大门外。

接下来,晁玉华要发表登基演讲。

演讲稿是晁玉华和张金健、李愚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这个李愚,就是上文所说的那个小个子)

其实,晁玉华有些紧张,她清了清嗓子,开了腔:“我立下凌云壮志,永不负天意......善救万民......五谷丰登......好,我完了!”

底下的张金健听到最后一句时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话不妥,他赶紧向跪在地上的臣民们宣布,宣誓开始。

“......祝愿圣主吾皇健康长寿万岁万万岁!”

接下来,晁玉华又宣布了“内阁名单”,她掀开绿色塑料皮日记本,挨着念道:“大圣王朝护国军师-张金健、左丞相老庞、右丞相乔有运、吏部尚书李愚......”

文武百官分封完毕后,众人齐呼:谢圣主隆恩。

“老团长”叹道:“今日圣主登基,理应满朝文武庆贺一番,可惜我这地方太小,不方便。”

张金健说道:“日后咱们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补上一顿庆典酒宴,一醉方休!”

晁玉华连连点头。

“退朝”后,这些“臣民”就像散集一样,各自归家。

不过,晁玉华没有离开。

在“老团长”家登基之后,晁玉华发现这里的生活比她自己家要强出百倍,一日三餐有鱼有肉不说,“老团长”一家人还对她十分恭敬,一日三请安,顿顿请用膳,要多舒坦就有多舒坦。

但是,这种舒坦日子,晁玉华没能过上几天。

临近春节,“老团长”的儿子儿媳回家探亲,刚到家没多久,儿子便问:“那个不三不四的女人是什么人?为什么赖在咱家不走?”

“老团长”不敢说出真相,他的老伴儿断断续续讲了晁玉华和她的“大圣王朝”。

“老团长”的儿子一听,火气噌噌往上冒,他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目前正在一家院校搞科研,怎么可能会容忍一个神婆子在他家作威作福?

晁玉华被赶出了“老团长”的家。

临走前,“老团长”为难地落下眼泪,他还是用红地毯铺地,又叫来了一辆车,亲自将晁玉华送走了。

晁玉华回到自己的家中,左思右想:假如我掌握着生杀大权,“老团长”的儿子还敢这么对待我吗!那次登基纯粹就是演戏,我一定要办点真事!

接下来,为了实现自己当上真皇帝的愿望,晁玉华真的办了几件大事。

这一年冬天,大雪一连下了三天三夜。

晁玉华利用天气,大做文章。她召集“近臣”们来家里开紧急“内阁会议”,并当众宣布了一项行动计划:乱中夺权。

晁玉华说:“玉皇大帝有言,今年是大灾之年,这场大雪是个预兆,接下来就是大火大风大雨大震,天塌地陷,凡是入了我们“青华圣教”的,只要做好以下几点就能免灾。”

“内阁大臣”们将晁玉华说的免灾指示一一传达出去:

一是文武百官和子民都要穿免灾衣衫,官员穿大红袍,子民穿大黄袍;

二是备好粮油,白面每人500斤,花生油50斤;

三月初三是玉皇大帝万岁生辰,当天大家都要聚在晁玉华家中,只有这样才能躲避灾祸。

一传十、十传百,传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如果知情不传,上天便将降灾到他家......

三月初三那天,镇上热闹非凡。

晁玉华家中的院子里竖起了两根高大的灯笼杆,一边写着“大圣”,一边写着“正坤”,天还没黑透,无数的人群便涌进了晁玉华家中......

上千名“大圣王朝”的臣民们祭天庆寿,直到天色发白才各自散去。

接下来,这种事儿,晁玉华又做了不止一次。

原来,老百姓们这么容易被调动。

晁玉华觉得,登基坐殿的时机到了。

当然,在此之前,她要先把“大圣王朝”的影响扩大到全国去。

晁玉华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中国有这么多省、一个省去两个人发传单,总共有60个人就能完成任务。

于是,1988年8月2日晚上,晁玉华将“老团长”、王有生、李愚等人召来,将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王有生和秀娥负责去北京天安门张贴传单、插红旗,李愚和玉兰负责去西安......

行动名单公布完毕后,一个小伙子问道:“圣主,我们出去一趟,得花好几百块钱的差旅费,谁给报销?”

晁玉华强忍心中不快,说道:“这次出差的花销一律由个人垫支,等到将来大圣王朝迁都北京,借一还百,凡是参加这次行动的,每人官升三级......”

“那要是出事儿了呢?”

“什么事儿都出不了!玉皇大帝早就给我发了任务,让我为你们准备护身符,每人一张,这就发。”

说着,晁玉华转身从床下摸出一叠红纸,一一分发给大家。

只是,任谁都想不到的是,怀揣着玉皇大帝护身符的“吏部尚书”——小个子李愚还没坐上去西安的火车,就被抓了起来。

1988年8月8日凌晨,正当晁玉华沉浸在驾祥云飞北京的美梦中时,一阵激烈的敲门声把她惊醒。

服侍她睡觉的小娥姑娘赶紧下床开门,只见外面站着几个面容严肃的警察。

很快,一对冰冷的手铐紧紧地铐住了“女皇”的手。

几乎在同一个时间,“大圣王朝”发传单小组的成员们纷纷落网。

经过多地公安机关的深入调查,大圣王朝反革命集团一案彻底真相大白!

伴随着一声枪响,“大圣王朝”的女皇“驾崩”了。

晁玉华被捕后,审判员曾问她:你落入人民政府的法网,玉皇大帝能来解救你吧?

晁玉华说,老爷是不会来救我的,我完成了救国救民的圣命,老爷要召我回天宫了。

审判员笑道:回天宫是件好事,那你为什么还要再三请求不要杀你?

晁玉华的嘴巴一张一合,一句反驳的话也说不出来。

蠢人从来不觉得自己蠢,所以干起蠢事也是心安理得。

谁敢说这样的蠢人现在就真的绝迹了呢?